经验成果推广

探紊名师培养的南通之路

来源: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:2017-04-04 16:28:2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  3月29日,《江苏教育报》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市名师培养工作经验,同时刊发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署名文章。4月8日,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作座谈会,南通市教育局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单位,应邀在会上作专题交流。名师培养的“南通经验”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。


探紊名师培养的南通之路


  教师是最根本的教育要素,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基础。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工作,近年来,在关注全员、夯实基础的同时,继续深化名师培养工作,以“十百干”工程(着力造就10名以上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,培养百名以上江苏省特级教师,评选干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)为抓手,着力创新,注重实效,有力带动了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,在提升南通教育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。


  梯队建设,浪浪相激。我市创新名师培养机制和模式,从2006年起,启动了5年一个周期的名师培养工程,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做好四件事:组建导师团、选出好苗子、引领价值观、当好服务员。以全国教书育人摧模李吉林、李庾南为示范引领,专门聘请20多位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,组建了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。从全市教师队伍中好中选优,遴选了一批中青年教师,第一梯队培养对象22名,第二梯队500名,第三梯队2000名,形成“前浪引后浪,后浪推前浪”的态势。以“道德优美,学术纯粹”(张謇语)为核心价值追求,引领培养对象修德精业。搭建学习、展示、研讨三大平台,为加快名师培养对象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◇。设立名师培养专项资金,市、县(区、市)和学校三级配套,确保名师发展工作经费落到实处。培养工作扎实推进,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、教学风格。全市先后有22人被评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,79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,150人荣膺省特级教师。


  创新机制,夯实基础。着眼于“蓄水”未来名师,2007年,我市启动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,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。着眼于名师生长“面向人人”,合力实施全员培训,出台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标准,推动教师自主设计“专业发展三年规划”,鼓励广大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实践,提升教书育人能力。着眼于打破专业发展“夭花板”,对优秀教育人才实行动态管理,大市级优秀教育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,每届管理期4年,逐年考核、落实进退、期满重新申报,鼓励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,持续自觉推动专业进步。全市教育系统现有届中市级学科带头人600人、骨干教师801人、教坛新秀498人。我市还积极构建教师发展评价激励机制,保障优秀教育人才有地位,激励教育系统出成果。推选全国、省、市人大代表和各级党代表、政协委员,评选各级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时,充分考虑并安排教师队伍占比。2003年以来,南通市政府连续评选13届“南通市园丁奖”,每年嘉奖10位扎根一线工作的老师;2010年以来,连续评选7届“感动南通·教育人物(群体)”,大力弘扬南通教育核心价值观。2016年10月,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,评选表彰了50个“南通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集体”、80名“南通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个人”。


  面向未来,传承开新。为促进南通好老师不断涌现,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“四有”好老师、“四个引路人”要求,进一步明晰教师队伍建设方向,聚焦“道德优美、学术纯粹”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017年1号文件《省政府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。大力实施省、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,创新制度设计,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、从事教育;推进“领雁工程”、“助力工程”,强化市、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内涵建设,持续为乡村学校培养领军校(园)长,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。二是研制《南通市名师、名校长发展行动计划(2017B2025年)》,以更为开放的视野,实施“在教育家身边成长”、重返高校等项目,打造新生代通派名师团队。推进南通新生代教育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特色研究所、中青年名师工作室、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,推广“二李”60年教育教学成果,贯通国内外学术、实践资源通道,促进我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提档升级。十三五期间,新增特色研究所5个,市名校(园)长、优秀校(园)长30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教坛新秀2000人,省特级教师60人左右。三是完善优秀教师发展奖励机制,研究制定鼓励教师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指导意见,继续开展园丁奖、“感动南通·教育人物(群体)”、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南通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,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、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,满腔热情关心教师,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舒心从教、静心从教,使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、事业上有成就感、社会上有荣誉感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